师大教育:那些投诉自考难的人,真的付出了努力吗

  • 师大教育:那些投诉自考难的人,真的付出了努力吗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成人学历

师大教育:那些投诉自考难的人,真的付出了努力吗

 

花开的季节,本是最令人陶醉的时光,而多年前的我却总是无心赏花,感叹与春天无缘,原因就是每年这个阶段都在准备参加全国统一的——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是国家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也被称作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分别在每年的四月和十月组织两次考试。当年应该说为我们这些没有进过大学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为了把握这个机会,那些年我和我的同事、朋友们埋头苦读,互相鼓励,一同走过了很多难忘的日子。其中的滋味,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留下了很多值得怀念的记忆。

 

师大教育:那些投诉自考难的人,真的付出了努力吗

(一)学习记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儿,更何况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状态也不同。参照古印度的等级制度,我将自考生分为四个等级:

 

那种考试无障碍,一路绿灯,门门迅速通过的是头等婆罗门,属于自考达人。我们医院里有很多这样的达人姐妹,由于她们本身学习基础好,再加上从事护理工作,养成了细致、认真的习惯,学习起来劲头十足,家庭、事业、学习都不误,早早就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朋友圈属于羡慕和借书的目标。本人是1991年开始参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报考的时候上班不久,年纪轻轻,再加之个人喜好使然,很轻松的就通过全部课程,曾一度属于婆罗门。

 

那种刻苦学习,偶有考试不过的属第二等级刹帝利。或许由于工作家庭拖累,或许知识没有掌握全面,有时候会铩羽而归,不如婆罗门们顺风顺水,但重在拥有坚强的毅力和决心,偶遇挫折,也算比较顺利通过了考试,走到了胜利的终点。

 

第三等级是吠舍。她们有决心无毅力,属于那种报名是雄心满满,学习时放任自流,考试时后悔莫及的学生。虽然屡受打击,最后在形式逼迫和好学生的感召下,也磕磕绊绊终于达到了终点。我在护理学专业学习中就属于此级别,真可谓是命运多舛,饱受挫折。首先是由于自身智商原因,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等文科相关课程,轻轻松松,尚能提前交卷。到了生物化学、生理就如同天书,根本看不下去,强扭的瓜太难咽了。每次考试的时候,书都没有看完,自然也是空手而归。还有几次报上名了,根本没学,考试的时候彻底放弃了。单单生化一门功课,我就足足考了四回。这次第!怎一个惨字了得?

 

第四等级首陀罗应属于自考的过客。他们可能艳羡于别人自考带来的成功,也欣欣然随大溜参加了考试。但是只是参加了一次或两次考试就被困难吓住,溜之大吉,寻找更快捷更高效的拿文凭方式去了,和我们这些苦行僧怎么能算一伙的呢?!

 

无论属于哪一个等级,每到临近考试都是忙的焦头烂额,四脚朝天。工作间隙,忙里偷闲的看书;家务活放一边,心无旁骛的看书;同是考生,互相参考着看书。家属们此刻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偶尔还要负责一下情绪疏导,因为处于备考状态下的考生,好看的电视剧,楼下的嬉笑声都有可能成为她们焦灼的理由。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们还真没感谢过站在自考生背后的伟大的家属。在此,一并感谢啦!

 

(二)考场记

 

我们参加自学,考试地点为济宁的各个院校。想当年,师范附中、八中、十八中、职大……各个学校的名字和地点我们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考试的时候,常常在学校门口碰到熟面孔,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学习的时候,大家自然都很刻苦,生怕不能过关。但碰上不是那么认真的老师,也有拾落果好运气的时候。有一次考外科,我还有几章没看完,有个名词解释是倾倒综合征,怎么也想不起来。情急之下,翻看了小x原来做的小纸条,其中正好有这一条。当时幸福的我都快打哆嗦了,赶紧抄了上去。谁说抄的知识不深刻,应激反应下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呢!偶尔有一次小惊喜属于小概率事件,平时大家都是刻苦攻读,实实在在,好好学习,没有谁能只凭小抄就能过关,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其实俺们自考还是含金量很高滴。现在偶尔提起某些知识点,虽然很久不用,记忆也能一下子就能激活,脱口而出。看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白白承受的苦。

 

(三)住宿记

 

刚开始考试之初,到济宁来回不便,大家都需要在宾馆住下。记得我们最常住的宾馆是浣笔泉, 据说李白于开元年间寓居任城(济宁)时,曾在此泉浣笔,故称“浣笔泉”。我选住在这里,主要迷信于美好的寓意,希望早点通过而已。91年俺尚年轻,跟着哥哥姐姐去考试。住进以后,一翻被褥,竟看到一首用圆珠笔写的黄色打油诗,真恶心!我立即邀舍友一起围观,我们一起口头问候了写家的十八代女性。当时一起参加考试的都是矿上各个单位的职工,大家相约一起住宿,交流学习心得,嫌宾馆内灯光暗淡,有时还自带电线、灯泡,以便于学习,想起来也是其乐融融。当时去济宁考试,我的口袋里仅仅装了100多块钱,还像《药》里华老栓一样,不时摸摸口袋,硬硬的还在,心中才能踏实。后来浣笔泉装修了,提高了收费标准。我和同事小x又住了一回,享受了店里的免费早餐。记得品种很丰富,我们可劲的吃,美美的吃了个肚儿圆。

 

(四)交通记

 

九十年代初,去济宁的车次很少,我们一般要坐公交车到兖州,然后再转车到济宁。后来中巴车多了,相对方便了。再后来,大家一起打的去济宁,便可实现了当天来回。考试前,考生们都是互相联络,考场一致的相约一起走。去的路上,各种担心,各种猜测;回来的时候车上也是热闹非凡,各种对题,各种懊恼。直到下一次,又有了新的轮回。发展到大家都有私家车的时候,我们也都拿到了毕业证书。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春天,我怀孕六个月,已经有点蠢蠢的样子,和几个同事刚从兖州下车,就被站上拉客的妇女一人一个胳膊争抢了起来,我的小心脏真是吓了一跳。托儿子的福,那次考试顺利过关啦!

 

或许有一天自考会成为历史,但对所有参加过自考的人来说,那注定是生命中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虽然我们未能如愿成为一名大学生,通过自考那一扇窗我们也看到了别样的风景。这些年来,曾经走的路,经过的人,曾经热衷的事物,都会被我们在无意间拾撷,回首一路走来的辛酸与欣喜才明白这段经历给予我们的已经不只是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其中成长,在其中明白只有坚持着不放弃才会有看到光明的机会。花开的日子,莫名想起了那些考试岁月,或许也应了朝花夕拾这个道理吧!